論壇廣播臺
廣播臺右側結束

主題: 劉宗甫為郭迎筠做《竹韻萍蹤》序言

  • 月是故鄉(xiāng)明
樓主回復
  • 閱讀:8
  • 回復:0
  • 發(fā)表于:2023/2/11 9:37:44
  • 來自:中國 河北 石家莊
  1. 樓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該作者
馬上注冊,結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高邑社區(qū)。

立即注冊。已有帳號? 登錄或使用QQ登錄微信登錄新浪微博登錄



劉宗甫為郭迎筠做《竹韻萍蹤》序言



登錄查看大圖
登錄/注冊后可查看大圖



大地 , 是萬物之母 。 她以樸實素雅 、 勤奮不息為天然美德 , 以無私奉獻哺育幼苗為己任 , 春秋寒暑不改其志 , 貧富榮辱不 變其節(jié) ,竭誠盡衷為小苗成長提供方便 ,為枝繁葉茂創(chuàng)造條件 。
郭迎筠同志從事教育工作 37年,身在教育陣地,立足當代 , 放眼未來 , 為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 , 殫精竭力 , 赤誠 奉獻,培育英才,壯我國威。
郭迎筠 , 以實干精神 , 肩扛執(zhí)教重任 , 殫精竭慮 , 努力工 作,曾多次被評為省、市級模范教師、先進工作者。
1984 年獲得首屆園丁一等獎,榮記一等功, 1986 年榮獲 縣級首屆撥尖人才 。人們看到了這些載入史冊的輝煌 , 但看不 到的是在這卓絕業(yè)績的背后 , 隱藏著多少動人心弦的辛酸和感 人的故事。

2000 年,郭迎筠退休后,雄心不減當年,又被返聘,任藝鳴學校校長。 2008 年以來,她滿懷摯情,酷愛國粹 藝術,開始研究古典詩詞,并開始步入傳統(tǒng)文化, 2008 年, 榮獲李杜杯世界華人詩詞藝術大賽金獎 ,授予 “ 當代吟壇之星 ” 榮譽稱號。 2009 年榮獲首屆 “ 恒文杯 ” 中國傳統(tǒng)詩詞大賽一
等獎。 此后 , 郭迎筠同志夜以繼日 , 持續(xù)奮進 , 不輟歷練 ,廣積薄發(fā) , 歲月荏苒 ,截至十年有余 , 積攢了大量詩詞作品 , 為了 不塵封箱柜,現(xiàn)欲輯印成冊,定名《竹韻萍蹤 》,怎不令人的 欣慰。
濃情愛竹 , 自幼而始 , 記得上學第一天 , 便見亭亭玉立的 滿園翠竹,煞是歡喜、晚上在月下背誦《修身 》、眼際還隱隱約約閃現(xiàn)那郁郁蔥蔥的竹影 、 青年時代 , 到過岳麓山 , 游過泰山,在那 “ 天接云海連曉霧、山河欲轉千帆舞 ” 的名山大川 , 滿目青竹 , 舉天捧日 、 瀑布小溪 , 清音悅耳 。 竹葉飄動 , 混著 那山間的風聲 、 水聲 、 鳥聲 、 宛然人間天堂的神樂仙曲 , 優(yōu)美 動聽,使我久久不能忘懷。
竹 , 對人類發(fā)祥 、 文明進化 , 作過不朽的貢獻 、 尤其與中 華五千年文明息息相關 。

在沒有紙和筆的古代 , 人們用刀把字 刻到竹板上,連冊串成便是書、把古代文明一代代傳承下來 , 怎能不歸功于竹呢?從生活上 、 杯筷欲具 、 桌椅床席 , 到軍事 上的符令箭弩、爆竹飛翦,都與竹有關,人們用竹制造毛筆 、 紙張 、 信箋 、 簫笛 、 琴箏等 , 成為生活文化用品 , 還用竹作車輪 、 舟筏當作運戴工具 , 筑造竹屋防野獸侵害 , 栽竹于舍 , 點 綴環(huán)境 , 美化生活 、 竹茹 、 竹葉 、 天竹黃 、 竹瀝皆可入藥 , 為 人們起沉疴,療頑疾。竹筍系名蔬,稱玉蘭片,可烹飪佳肴 。 抗旱打井 、 常用竹皮下管 , 耐腐堅韌 。 用竹制的掃帚 、 扇 、 簾等許多器具 , 至今常用不衰 。 字典里帶竹字頭的單字就有 19 0 多個 , 詞條成語更加如花似錦 。 可見古人何等器重于竹 。 明人 趙南星許多著作都是刻在竹板上而留存至今 , 清代鄭板橋善畫 竹 ,許多姿態(tài)祥奇異的竹卷成為傳世珍品 ,被國內外搶手珍藏 。
郭迎筠同志 ,品德高尚 , 人如翠竹 , 筍未出土先有節(jié) , 高 桿百尺仍虛心 。 她一生勤勉奮進 , 追求卓越 , 其精神真是難能 可貴令人欽敬。


自古至今 , 竹之品格 , 被歷代名人頌揚 , 不無道理 , 我們 愿以竹之潔雅 、 謙誠 、 耿直之靈性為崇敬 , 在郭老師和詩禮家 風熏陶下 , 女兒劉曉慎也是多才多藝 , 現(xiàn)在雄安新區(qū)工作 , 業(yè) 余時間 , 酷愛國粹文化 , 寫了許多詩詞和散文 , 初露鋒芒 , 彰顯出教師家庭出英才的典型特征 。 在此 《 竹韻萍蹤 》 詩文集中 , 把郭迎筠母女二人的詩詞作品,匯集成冊,以便交流、學習 , 激勵詩興 。 為傳承弘揚詩詞文化藝術 , 努力學習 , 創(chuàng)作 , 為祖 國姹紫嫣紅的百花園添上一片葉一朵花 , 就心滿意足了 。 但愿 郭老師寶刀不老,創(chuàng)作與日常新。
高邑縣民間文藝家協(xié)會主席 劉宗甫



登錄查看大圖
登錄/注冊后可查看大圖


  
二維碼

下載APP 隨時隨地回帖

你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注冊 微信登陸
加入簽名
Ctrl + Enter 快速發(fā)布
""